碧海长龙贯东西:汕头海滨路东延工程明日试通车
(2024年4月27日)
廿年梗阻终破局
4月28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汕头内海湾,全长5.2公里的海滨路东延线将如巨龙苏醒。这条横亘老城区与东海岸十余载的"断头路",在龙湖沟桥最后30米沥青摊铺完成的瞬间,正式宣告城市东西大动脉的全线贯通。施工指挥部电子屏显示,项目较原计划提前68天交付,创下市政道路建设"汕头速度"。
攻坚时刻全景扫描
4月26日下午,记者在珠港新城段看到,双向六车道的黑色沥青路面如绸缎铺展,智能可变车道标线在阳光下泛着蓝光。施工队长陈伟强正带班组调试智慧路灯:"这些灯杆集成5G微基站、环境监测等7种功能,夜间还能投影潮汕文化图腾。"距此800米处的龙湖沟桥,工程师们完成最后荷载测试——这座采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建造的桥梁,承载能力达城-A级标准,可满足BRT快速公交通行需求。

交通版图重构密码
海滨路东延线绝非简单道路延伸:
立体交通网:与礐石大桥形成三层立体交叉,设置潮汐车道应对日均5万辆次车流
文旅经济带:串联人民广场码头、潮博中心等12个文旅节点,观光专线预计年载客量超300万人次
产城新走廊:珠港新城TOD综合体同步启动,中交建、华润等7家央企已签订入驻协议
特别设计的滨海慢行系统,3米宽彩色沥青步道与2.5公里亲水平台,构建起"车行观海、慢行亲海"的独特体验。
城市跃迁空间革命
随着道路贯通,27.5公里环内海湾交通闭环正式成型。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李哲透露:"这不仅是物理通道的连接,更是城市功能的重新洗牌。"东海岸科技创新走廊将与西岸现代服务带形成"双翼共振",预计三年内带动沿线土地增值超200亿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破解"西密东疏"格局——通过15分钟可达圈覆盖,引导老城区20万人口向东部疏解,为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腾挪出保护性开发空间。
从1953年初建时的沙石路,到如今智慧化滨海长廊,海滨路的嬗变恰是汕头城市能级跃升的缩影。当明日首辆新能源公交驶过龙湖沟桥,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正沿着这条黄金轴线开启发展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