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云南大学校园里,学生们讨论选课的声音不绝于耳。公共课程,作为连接不同学科背景学子的知识桥梁,其设置与质量一直是师生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深入探访,力图全面展现云南大学为本科生构建的公共课程体系,一窥其如何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深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云南大学的公共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精心建设与迭代更新,已形成了一套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教学框架。其核心目标明确,即打破专业壁垒,拓宽学生视野,夯实综合素质基础。总体来看,这些课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关键模块,它们相互支撑,共同构筑起云大学子宽广的知识底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课程体系的基石,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云南大学对此类课程进行了创新性改革,不仅注重理论传授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更强调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上,教师们运用案例教学、专题研讨、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理解国家发展脉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使理论教学鲜活起来,有效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旨在培养拥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青年。
通识教育课程是云南大学公共课程的一大亮点,旨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素养。这部分课程涵盖面极广,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审美等多个领域。例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模块中,学生可以选修《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等课程,深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模块,非理工科学生有机会接触《生命科学导论》、《人工智能基础》等,了解前沿科技动态,培养科学精神;而在“艺术与审美”模块,《音乐鉴赏》、《视觉艺术与设计》等课程则为学生开启了感受美、创造美的大门。这些课程由各学院资深教授或特色教师担纲,鼓励学生跳出专业局限,建立多元知识视角,促进文理渗透,提升综合判断能力。
大学外语和信息技术类课程是面向未来的必备工具。云南大学提供了包括英语、日语、法语、德语、泰语、缅甸语等多语种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外语教学不仅强调语言技能的扎实训练,更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地缘优势下,东南亚语言课程颇具特色,为学生参与区域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技能,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和工作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除了常规的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外,云南大学还结合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开设了诸如户外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等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公共课程体系,通过必修或选修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管理情绪、应对压力,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云南大学通过开设《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基础》等课程,并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还配套建设了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器等平台,鼓励学生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实际项目,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或创业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大学还充分发挥其地处西南、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开设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公共选修课。例如,聚焦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依托云南丰富生态资源的《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关注区域合作的《“一带一路”与周边国家研究》等。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公共课程的内容,更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区域发展实际紧密联系,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云南大学持续推动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积极引入在线开放课程(MOOC)资源,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学校还建立健全了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意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采访中,多位学生表达了对学校公共课程的看法。一位来自生态学专业的学生表示,“通过选修《云南少数民族艺术赏析》这门课,我不仅欣赏到了瑰丽的民族艺术,更对文化多样性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对我的专业研究很有启发。”一位经济学院的学生则认为,“创新创业课程让我学会了如何将一个想法系统化、具体化,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也锻炼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
纵观云南大学的公共课程体系,它绝非简单的学分堆砌,而是一个经过系统设计、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整体。从筑牢思想根基到拓宽知识视野,从掌握实用工具到激发创新潜能,从强健体魄到润泽心灵,这些课程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滋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广阔海洋。云南大学正通过这一系列精心设置的公共课程,无声地践行着其“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办学精神,努力为每一位学子铺就一条通向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需求的持续变化,云南大学的公共课程体系也必将动态调整,与时俱进,继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