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课包括哪些课

汕头新闻网2025-09-20 15:51:0830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全国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7年秋季学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组成部分的“两课”内容正式明确,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推行。记者了解到,本年度“两课”体系在延续传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与社会需要,对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做出了重要调整与深化。

  2017年高校“两课”主要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主干课程。这两门课程自设立以来,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今年,这两门课程在教育部统一指导下,继续突出理论性、时代性和针对性,旨在通过系统教学帮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根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全面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课程从毛泽东思想出发,系统阐释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侧重理论源流和历史背景的讲解,还特别注重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不少课堂还通过案例讨论、影像资料和现实政策解读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和理解。

  另一门核心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侧重于大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观念的培育。该课程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传统、道德规范和法律基础知识等多个模块。2017年版课程特别加强了宪法法律教育部分,引导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课程结合现实社会中的典型案例,探讨网络道德、社会责任以及职业伦理等现代议题,帮助学生在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除了上述两门主干课程,“两课”教学体系还涵盖一系列相关选修与实践环节,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也都属于“两课”大范畴。这些课程共同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内容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矩阵,为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高校还推出了创新举措。例如,一些院校组织学生参与“红色基地”研学活动,将课堂延伸到革命历史遗址、现代企业社区,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学校推出“两课”微课堂、在线答疑和互动论坛等形式,利用新媒体增强教学互动性和时代感。

  多位教育界人士表示,“两课”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的引领和价值的塑造。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两课”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充分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全社会对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热切期待。

  记者从多所高校了解到,新学期开设的“两课”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对国家发展历程和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在道德选择和法律意识方面有了显著提升。还有学生提到,老师在课堂上穿插的时事分析与互动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总体来看,2017年“两课”课程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内容供给和教学方式,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时代。这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正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未来,随着国家教育与文化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两课”教学还将继续深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