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企业日益迫切的融资需求,汕头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以制度创新破解发展瓶颈,通过"容缺受理""带押增融""组合办理"三大举措打通融资堵点,累计为企业释放超5亿元资金活水。这些改革不仅有效缓解企业的燃眉之急,更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标志性成果,彰显政务服务从被动审批向主动赋能的历史性跨越。
在传统抵押登记模式下,企业常因材料瑕疵或紧急用款需求陷入困境。该中心首创的"容缺受理"机制突破常规,允许申请人在主要材料齐全情况下先行办理,承诺限时补交次要材料。某石油销售公司凭借创新机制及时获得4700万元贷款,避免了资金链断裂风险,这种"急企业所急"的灵活服务已惠及数十家企业。同步推出的"告知承诺+容缺办理"模式,建立起差异化风险防控体系,将抵押登记效率提升40%以上。

针对企业最头疼的"过桥资金"难题,"带押增融"改革实现革命性突破。传统模式中企业追加抵押需先清偿旧贷,如今通过"无还本续贷"政策,将两次登记合并为一次变更登记,使企业在抵押状态下即可办理产权变更和续建抵押。这项创新已为8家企业增加融资额度1.64亿元,其中某交通科技公司成功避免9313万元垫资压力。更突破性地将服务延伸至非住宅领域,率先完成粤东首宗企业间商业房产带押过户,实现不动产类型和办理对象全覆盖。
针对工业企业分期建设特点,"组合办理"模式打破产权形态限制。企业可将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及在建工程组合抵押,满足项目建设各阶段融资需求。某包装机械公司通过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组合抵押,快速获取5200万元贷款,实现"边建设边投产"的发展目标。这项改革配合新推出的"抵押即交证"服务,使组合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较常规流程提速60%。
系列改革背后是系统化的制度设计。汕头将不动产登记纳入"降本增效助融资"服务品牌建设,同步推出带押析产等创新措施,实现夫妻房产变更"一件事一次办"。在法治保障方面,通过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干扰,同时重拳打击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目前汕头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量跃居粤东首位,累计办理820宗,为群众免除资金负担1355万元。
这些创新实践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2024年汕头民间投资逆势增长5.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经营主体突破55万户,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随着"抵押即交证"等新举措施行,汕头正构建从土地出让到融资服务的全周期保障体系,让不动产"沉睡资产"加速转化为"流动资本",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字数:512)